敌百虫是一种毒性低、杀虫谱广的有机磷杀虫剂,它通过抑制昆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导致虫体抽搐、痉挛并最终死亡。这种杀虫剂不仅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还具有触杀作用,并对植物具有渗透性,但并无内吸传导作用。适用于水稻、小麦、蔬菜、茶树、果树、桑树、棉花、烟草等多种作物,可防治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害虫,以及卫生害虫和家畜寄生虫。下面将详细介绍敌百杀虫剂的使用方法。
针对不同害虫的防治,敌百虫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以防治水稻害虫为例,应在卵孵始盛期到高峰期施药,每亩使用80%可溶粉剂85\~100克,兑水后重点朝离水面6\~10厘米的叶丛和茎秆喷雾。在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时,需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每亩使用80%可溶粉剂700倍液,重点朝水稻植株的中上部喷雾,同时田间应保持3\~5厘米的水层3\~5天。
对于小麦黏虫的防治,同样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每亩使用80%可溶粉剂350\~7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斜纹夜蛾时,每亩使用80%可溶粉剂85\~100克均匀喷雾;防治菜青虫时,每亩使用30%乳油100\~150克均匀喷雾。此外,敌百虫还可用于防治柑橘卷叶蛾、荔枝蝽、枣黏虫、烟草害虫、茶尺蠖、林木松毛虫等。在防治这些害虫时,均需在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按照相应的稀释倍数进行均匀喷雾。
除了喷雾法,敌百虫还有其他使用方法。例如,拌种法是将敌百虫与种子混合均匀,使种子表面附着药剂,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浸种法是将种子浸泡在敌百虫药液中,使种子吸收药剂,增强对害虫的抵抗力。泼浇法是将敌百虫药液直接泼浇在作物根部或害虫活动的地方,以达到杀虫效果。毒饵法是将敌百虫与饵料混合制成毒饵,引诱害虫取食而中毒死亡。这种方法适用于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害虫。
在使用敌百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与碱性农药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敌百虫在弱碱环境中会转化为敌敌畏,但不稳定,很快就会分解失效,而且可能增强毒性并引起家畜中毒。其次,药剂稀释液应现配现用,不宜放置过久,以免药效降低。再次,在玉米和苹果生长早期对其较敏感,高粱和豆类特别敏感,容易产生药害,应避免在这些作物上使用敌百虫。此外,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及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影响周围蜂群,同时避开蜜源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
为了确保使用敌百杀虫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导致药害或环境污染。二是在施药时要穿戴好防护服和手套,避免药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三是在施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避免药剂残留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四是要注意施药时间和天气条件,避免在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时施药,以免影响药效和造成环境污染。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情况灵活调整敌百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例如,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拌种、毒饵、毒土等方法;对于地上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喷雾、泼浇等方法。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农业防治措施,如深耕细作、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提高防治效果。
敌百杀虫剂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安全性间隔期。例如,在水稻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5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使用敌百杀虫剂时,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作物的安全性和农产品的质量。
此外,对于储存敌百杀虫剂也有一些要求。应将敌百杀虫剂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儿童。避免与食品、饲料等混放,以免误食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同时,要定期检查储存情况,发现药剂变质或包装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使用敌百杀虫剂时也应注重环境保护。尽量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同时,要注意废弃包装物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将废弃包装物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处理或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置。
综上所述,敌百杀虫剂是一种有效的农业害虫防治工具,但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危害,保护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300348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