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影响中国气候的双生子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气候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系统,尤其是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两种现象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具体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厄尔尼诺(El Niño)是西班牙语“圣婴”的音译,它指的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发生在距离中国较远的东太平洋,但它会通过大气环流的变化影响中国的气候。
1. 暖冬现象
在厄尔尼诺发生年的冬季,中国往往出现暖冬气候。这是由于厄尔尼诺导致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偏北,冷空气活动偏北、偏弱,而南方暖气团势力相对较强。据统计,近50年有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
2. 夏季降水分布
厄尔尼诺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由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哈得来环流加强,导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但西太平洋海温降低,大气对流活动减弱,使得副高位置偏南。这种变化使得中国夏季的主要雨带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以致发生洪涝,而黄河及华北一带少雨并形成干旱。例如,1998年,受到厄尔尼诺的滞后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特大洪水。
3. 东北地区夏季温度
厄尔尼诺还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夏季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在厄尔尼诺年的夏季,我国东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势力往往加强,导致东北夏季气温异常偏低,形成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然而,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1997年,尽管是厄尔尼诺年,但东北夏季反而异常偏高。
4. 热带风暴和台风
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变暖,而热带西北太平洋则变冷,大气稳定度增加,不利于积云对流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发展。因此,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数量会减少,登陆我国的数量也会比常年偏少。从近50多年的统计情况来看,在大多数厄尔尼诺年,热带风暴和台风数量比多年平均明显偏少。
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La Niña)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拉尼娜同样会对中国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1. 冷冬现象
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温度下降,往往出现冷冬气候。这是因为在拉尼娜年,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的信风比常年偏强,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
2. 夏季降水分布
拉尼娜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在拉尼娜年的夏季,由于大气环流以及副热带高气压的变化,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明显增强。强劲的夏季风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内陆,使得中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多,形成南旱北涝的降水格局。例如,在拉尼娜发生年,我国夏季的主要雨带有80%比较偏北,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
3. 热带气旋增多
与厄尔尼诺年相反,在拉尼娜年,由于西太平洋的“赤道暖流”温度偏高,使得热带风暴能量充足,因此台风发生的次数比常年要多,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也相应增多。台风的移动范围向西增加,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大的风雨影响。
1. 厄尔尼诺的成因
厄尔尼诺的成因主要与东南信风的减弱有关。当东南信风减弱时,南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离岸海水减少,导致太平洋东侧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甚至被暖流取代。这种变化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即厄尔尼诺。
2. 拉尼娜的成因
拉尼娜的成因则与厄尔尼诺相反,主要与东南信风的增强有关。当东南信风增强时,它会推动海水向西流动,导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降低,形成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并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们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隔3至7年,沃克环流(Walker Circulation)便会减弱一次,导致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沃克环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当沃克环流减弱时,中、东太平洋的气压随着海温的上升而下降,西太平洋的气压随着海温的下降而上升,导致赤道东风减弱和向东撤退,同时西太平洋暖水区向东移动,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当沃克环流增强时,则会导致拉尼娜现象的出现。
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一项复杂的科学任务。科学家们通过监测赤道太平洋的海温、气压、风场等参数,利用气候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虽然预测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持续监测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时间和强度。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不仅对中国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还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它们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预测工作,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对于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重要的气候现象,它们对中国的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现象的成因、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具体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减少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加强气候监测和预测工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300348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