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一个伟大灵魂的奉献之旅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于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雷文赫斯特镇。他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着追求、奉献与牺牲。作为加拿大我党员、国际主义战士和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的名字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紧密相连,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
白求恩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祖父是一位在当地享有盛誉的医生。从小,他就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像祖父一样优秀的医生。他的家庭生活总是很活跃、丰富且温暖,父母不仅给予了他无尽的爱与支持,还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小时候,他学着父亲的样子横渡乔治亚湾,虽然差点被海水淹没,但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让他学会了游泳,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决心。
中学时期,白求恩一边上课,一边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他勤工俭学,做过伐木工、小学老师、轮船锅炉工、消防员、侍应生和记者,直到高中毕业后第三年,才攒够了学费进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胸外科专业学习。在医学迅猛发展的时期,白求恩接受了严谨的医学专业教育,并通过科学的观察和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1916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英国爱丁堡皇家医院继续深造,师从加拿大“肺部手术之父”爱德华·阿奇博尔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回国后,白求恩进入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并在五年后成为医院的胸外科主任。他的医术精湛,深受患者和同事的尊敬。然而,他对社会的观察和对医疗制度的思考,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他看到富人能够复原,而穷人却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死亡,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让他感到愤怒和无力。他开始呼吁改变整个医疗制度,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体系,并免费为穷人治病。
1935年,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我党,并在同年当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五人理事会理事之一,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他的医术和影响力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刻的思想。在苏联,他亲眼目睹了全民免费和全员覆盖的社会主义医疗制度,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蓬勃的动力。他深深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公正民主和人人平等。
1936年,白求恩组织了上百名志同道合的医务和社会工作者,在蒙特利尔成立了“人民保健会”,并发布了“致魁北克省政府的宣言”,提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强制健保体系。同年,他赴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作为加拿大援助民主西班牙委员会医疗队的队长,他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医疗技术,为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独裁的斗争做出了贡献。
1937年,白求恩通过陶行知了解到中国的抗战情况,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到中国支援抗战。在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帮助下,他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日革命中。在延安,他受到了主席的亲切接见,并被聘为晋察冀边区军区卫生顾问。他奔走在崇山峻岭之间,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医疗技术,满腔热忱地为抗日军民服务。
在晋察冀边区,白求恩不仅进行战地救治,还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自制了多种医疗器械和设备。他常常连续工作数十小时,为伤员做手术,他的身影成为了抗日军民心中的一道光。在齐会战斗中,他不顾日军炮火,连续工作69小时,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他的英勇和奉献,赢得了抗日军民的深深敬意和感激。
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白求恩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外科传染病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尽管他受到了精心的救治,但最终还是因为病情过重,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年仅49岁。
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他的事迹和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评价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些评价,不仅是对白求恩个人的赞誉,更是对他所代表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颂扬。
白求恩的一生,是追求梦想和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无数人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牺牲。他的精神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300348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