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产中的“十八怪”
云南,这片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神奇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的风俗习惯,孕育出无数令人称奇的特产和现象。远来的游人和匆匆的过客,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后,往往会将这些耳闻目睹的奇闻异趣带回家乡,逐渐在全国流传开来。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云南十八怪”。这些“怪”事,实际上是对云南独特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每一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俗底蕴。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在云南的农村集市上,经常能看到一种独特的卖鸡蛋方式——用草编成的串子将鸡蛋串起来卖。这种方式源于云南多山,道路崎岖,乡亲们为了方便携带和保护鸡蛋不被碰坏,便想出了这种办法。将竹篾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挂在墙上,既方便保存又便于顾客选购。
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竹林众多,许多用具都是以竹子为原料制成的。锅盖也不例外,形似内地的斗笠,但顶略小一些,便于抓拿。这种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菜清香可口。即使在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今天,很多农村人依然喜欢使用这种“草帽”锅盖。
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这是对云南部分地区天气炎热,蚊子个头较大的一种夸张说法。云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潮湿炎热,利于蚊子生长繁殖,因此个头较大。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也形象地反映了云南蚊子的“威力”。
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
云南自古就是烟草大省,民间想出各种吸烟的法子,其中水烟袋深得民间喜爱。这种水烟袋用竹子制成,筒里的水可以将烟的焦油过滤,吸起来更加清凉香醇。使用方法是将自种的烟叶捣碎,放于烟眼上点燃吸用,类似于内地的火筒,但功能却大相径庭。
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
糌粑是西藏自治区的一种特色小吃,也是藏族牧民的传统主食之一。而在云南,特别是香格里拉地区,也有类似的食物,用稻米做成,当地称为饵块。饵块是将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云南人还将饵块淀粉制成的“米豆腐”视为一道难得的美味。
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这一怪源于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在过去,云南少数民族期盼人丁兴旺,十四五岁的男女由老人做主结婚。由于年龄太小,结婚后往往回了娘家,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虽然如今观念已变,但早婚现象在云南一些地区仍然十分普遍。
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地区气候奇异,夏天不热、冬天不寒,所以人们春夏秋冬所穿衣物并无较大差别。但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所以不论春夏秋冬,一日之内人们所穿衣物都有厚有薄。这种独特的穿衣方式,在外人看来便成了所谓的“四季服装同穿戴”。
第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这一怪指的是滇越铁路。云南地处偏远,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但得益于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接壤,云南的铁路可以通向国外。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
云南很多地区的称谓比较有趣,把姑姑与小姨统统叫作老太。这种称谓方式让外来人感到十分困惑,但在当地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东南亚国家接壤,这些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毕业后”就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云南很多边民也形成了类似的观念。在傣族的传统意识中,男人需要出家一段时间才算得上有文化的人,因此寺庙附近常有美丽动人的傣家姑娘,很多傣族小和尚就是在这里找到意中人的。
第十一怪:老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地理多为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自幼勤劳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柴都习以为常。因此,她们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这种特殊的身体素质,在外人看来着实是一大奇观。
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善刺绣,他们绣出来的绣花鞋轻巧美观,极具民族特色。鞋后面常“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300348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