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失去公信力的困境
塔西佗陷阱,这一源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政治观点,如今已成为描述社会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词汇。它揭示了当政府或某个社会主体失去公信力后所面临的困境,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其言行是好是坏,都会被社会所质疑和否定。
塔西佗,全名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生活在公元55年至120年之间,是古代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不仅继承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还发展了新的史学思想,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塔西佗曾担任过古罗马执政官、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职务,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
塔西佗在其著作《塔西佗历史》(也称作《历史》)中,描述了罗马皇帝尼禄死后,被选为下一任皇帝的迦尔巴所遭遇的一系列事件。根据塔西佗的记载,迦尔巴下令处决了一个叛军将领,随后又要处决一个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卡皮托,但在命令未到达之前,卡皮托已经被处决了。有些人认为卡皮托并没有叛乱的野心,对迦尔巴的做法产生了不满,随后买通了近卫军并处死了迦尔巴。塔西佗因此总结道:外界对这两次的处决反应很不好,而且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这便是“塔西佗陷阱”最初的含义:当政府或某个社会主体失去公众的信任后,其言行都会受到质疑和否定。具体来说,这一陷阱描述了两种情况下的困境:一是即便做出有利于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的好事,或是有利于结束坏事、规避坏事重现的好政策,也会受到社会的否定甚至抗拒;二是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做的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
在现代社会中,“塔西佗陷阱”已成为描述社会政治现象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在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政府失去公信力后,无论其发布的信息是真是假,无论其政策是好是坏,都会遭到民众的质疑和抵触。这种现象在近年来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例如,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一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的舆情应对常常陷入“塔西佗陷阱”:无论说什么,老百姓就是“老不信”。这种困境不仅使政府的政策难以顺利实施,还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和动荡。因为政府需要民众的支持才能够执政,而民众的不信任和反感会导致政府无法顺利地实行政策。
“塔西佗陷阱”并非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但网络的传播规律无疑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网络时代,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庞杂的信息发布主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当这些孤立的事件在网上此起彼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互联网就有可能发酵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塔西佗陷阱”的舆论土壤。
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网络舆论事件频发,已成为民意聚散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塔西佗陷阱”有可能因漠视民意、信息淤塞而急速放大,但也会在及时合理的应对中逐渐消弭。因此,政府需要更加重视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是网络语境中社会管理的一项指导原则。
“塔西佗陷阱”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政府层面,它还可以扩展到其他社会主体,如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当这些社会主体失去公众的信任后,同样会面临言行被质疑和否定的困境。例如,一些企业因为质量问题、诚信问题等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无论其如何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都难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塔西佗陷阱”还揭示了信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信任是社会合作和稳定的基础,而失去信任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社会主体,都需要重视自身的信誉和公信力建设,通过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等方式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中国,政府也对“塔西佗陷阱”给予了高度重视。总书记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塔西佗陷阱”,强调要重视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以维护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党心民心,也为应对“塔西佗陷阱”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有效应对“塔西佗陷阱”,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300348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