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是孩子们的减压放松阶段,也是利于孩子们全方面发展的阶段。寒假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弥补弱势,孩子才会受益终身。
某学校曾做过一个测算,每过一个假期,多数孩子会丢失:
—2个月的数学水平。
—1个多月的拼写能力。
—2个月左右的阅读能力。
根据牛津大学统计,假期里荒废时间,开学后需六周才能补上。假期会耗损有些孩子的学习成果,会加大孩子和同学之间的差距。正如一句话所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放寒假。”孩子原地不动,就是在退步。
寒假是用来实现超越的,下面这份寒假规划攻略请家长们收好!
01 假期,要做好计划
为什么要制定寒假计划?
制定寒假计划,绝不是为了强迫孩子学习,更不是逼孩子陷入书山题海中。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计划,无非是通过黑字白纸的形式,让孩子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自主安排,克服惰性心理,让学习和生活更有目的性和条理性。所以,一个良好的寒假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寒假分为三个阶段:
调整阶段—可以适当放松但要节制,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做做寒假作业、读读古诗词、听读英语等,还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过年阶段—可以尽情地享受过年的欢乐气氛,让孩子了解过年,文明过节,让孩子释放压力,增进亲子关系。收心阶段—帮孩子收收心,一方面要完成剩下的寒假作业,另一方面要适当预习新课文。调整孩子作息时间,让其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在制定假期计划时,要注意:
一是引导孩子思考,每天要做的事情有哪些,并分清主次,明确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二是要注意合理分配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不要本末倒置。
三是孩子是假期计划执行的主体,家长要充分征求孩子意见,共同制定假期计划。
02 作业,要保质保量
——及时了解孩子的作业
对于孩子寒假期间需要完成哪些作业,每一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等,家长一定要及时了解。
——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作业量,和孩子做一个合理详细的安排,比如说每天、每周需要完成多少作业量,一天当中什么时间点用来写作业等等。
——作业不能“盯”着写
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焦虑,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家长切忌紧盯,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完成。
——正确帮助孩子检查作业
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是家长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重点检查字迹是否端正、重点检查孩子做题思路、重点检查孩子的正确率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自觉、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03 知识,要复习巩固
人对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般会在1天内忘记30%以上,在3天内忘记70%左右。所以在寒假里,孩子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复习。通过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复习,及时查找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补上;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寒假复习的4个有效方法:
——交叉复习
2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英语,再之后又变成数学,这样的复习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分散复习
如果集中精力在某时间段复习同一科目,可以先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也不会疲劳,复习效果会更好。
——纠错整理复习
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本,把所有考过的、做过的卷子都整理一遍上面的错题,把解题思路写清楚,做好反思总结。
——睡前记忆复习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天中早晨醒来和晚上临时前记东西的效果最好,所以在临睡前可以把要复习的内容全部过滤一遍。
总之,复习是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04 阅读,要日日坚持
谢尔盖米哈尔科夫说过:“无论孩子们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多么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阅读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贵的书,就像被夺去了童年最可贵的财富一样,其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是一种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更能带给孩子眼界的开阔和胸襟的坦荡,使孩子通达明智,从中获益一生。寒假是培养孩子阅读的黄金期,千万不要错过了。
——做好寒假阅读三件事
*家庭环境的改造:打造专属于家庭的阅读区,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寒假书单的选择:不要规定孩子必须读什么书,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
*寒假图书馆之旅:逛图书馆的时候,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感受到浓郁的读书氛围。
——阅读计划表的制定
阅读时间的安排:假期里可以适当延长阅读时间,每天保证一个小时左右的阅读。
寒假的亲子共读:通过家长的陪伴,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沟通家长和孩子的心灵。
——读书笔记必不可少
写读书笔记是督促孩子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记录书中关键词、摘抄书中好词好句、对书中的一些内容做批注,最终从阅读变为鉴赏文学作品、丰富其精神世界。
05 练字,要持之以恒
先看一份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字迹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作文能上哪一档。字迹工整,得分越高;反之,字迹潦草,得分越低。写字的重要性真的不容小觑,一手好字终身受益。郭沫若在杂志《人民教育》中曾写过一段话,大意是:“要积极去培养中小学生的写字能力,虽然不需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书法家,但是应该把字写得合乎规格,至少要端正和干净。”寒假是孩子练字,赶超同龄人的极佳时间,家长务必要引起重视。
——练字前的准备
铅笔、中性笔、钢笔、字帖、临摹纸
——练字要定时定量
定时即每天规定的练字时间,一天当中的某个时间段,如上午或下午,每天保持在20分钟左右就行,但要形成固定的练字时间。定量即每天要写够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每天在三到五行即可。为了写好字,孩子就必须从小抓起。
06 锻炼,要坚持适当
来自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超过6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运动。有家长认为运动浪费时间,学习才是第一位,其实运动和学习并不矛盾。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一切成空。适当地锻炼身体,不仅不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还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益,锻炼孩子的大脑,改造其心智和智商。某乎上有一个问题: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帮助有多大?一个高赞回答说:“运动让孩子变得勇敢而且自律。”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培养运动兴趣
让孩子学会享受运动的乐趣,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体育赛事,以及带孩子去观看体育比赛,这些都可以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
——开展亲子运动
以身作则的父母更有说服力。家长应该要多参与到和孩子一起的体育运动中,在这过程中,家长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坚持下去。
——注意适度适量
孩子年龄较少,注意力不易集中,也比较容易疲劳。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时间不要过长,但内容可以丰富多样。
07 生活,要张弛有度
对于孩子的寒假,不管是让孩子放松,还是督促孩子学习,关键是张弛有度。既不能让孩子觉得放假后便没有人管了,也不能让孩子寒假过得太紧张了。合理安排假期学习、阅读、练字、锻炼……还要帮助并引导孩子坚持做到:
——作息要规律
孩子睡眠不规律,不仅会影响身体,还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要适当安排作息时间表,督促孩子早睡,营造出浓厚的睡眠氛围,睡前一小时避免大脑兴奋,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调整好作息。
——避免沉迷网络
完全杜绝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看电视等,肯定是不可能的。玩手机、看电视等要适度。和孩子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自己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多读书,多多陪伴孩子。
——带孩子出去走走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寒假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大千世界,可以让孩子见世面、增长见识,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智商。但带孩子外出时,家长要注意最新防疫要求,遵守防疫规则,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让孩子参与家务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区别是很大的。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分担家务活,可以让孩子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逐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老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寒假是孩子们的减压放松阶段,也是利于孩子们全方面发展的阶段。寒假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弥补弱势,孩子才会受益终身。
本文首发「家庭之窗」(微信号:edu683)
Copyright 2019 学霸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70269号-1
申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